在东莞石龙镇记者了解到,沿江的地方将打造成高档的住宅区,而沿江的这些企业不得不面临搬迁的选择,石龙镇是珠三角地区最早进行产业转移的镇,经过几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,现在以电子数码、食品医药为支柱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。
北京奥运会圆满划上了句号,其实,就在奥运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倒计时的时候,我们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,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调整,尤其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,将宏观调控主基调从防止经济过热、防止通胀,转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,大家给了句形象的话:从“双防”到“一保一控”。
这一转换将给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带来什么变化?各地又在如何应对新的经济环境?今天开始,我们将持续关注“一保一控”目标下的中国经济。
今天我们首先关注珠江三角洲地区,20多年前,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,珠三角搭上产业转移的便车,率先承接了亚洲“四小龙”转移过来的大批加工制造业;20多年后的今天,随着传统的人力优势、成本优势逐渐丧失,这里的制造业又面临被转移出去的命运,时过境迁,珠三角地区还能不能延续昔日的辉煌,继续迈上一个新台阶?先到东莞的石龙镇去看看。
记者:“按照石龙镇的规划,沿江的这些地方,将打造成高档的住宅区,在我的前边,已经有一栋五星级的酒店正在建成,也就是说沿江的这些企业不得不面临搬迁的选择,我身后的西斯尔岩绵制品有限公司,就是其中的一家。”西斯尔广东岩棉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吴伟英:“这边一开始是一个工业区,那现在发展到今天,已经转了型了,所以,政府就是说希望我们搬离这个地方。”
西斯尔岩棉制品有限公司,是1995年成立的一家生产岩棉保温材料的企业,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,会产生一定的烟尘,而在东莞未来的规划中,石龙镇将被打造成一个生态环保的科技新城,因此,像西斯尔这样的企业,被列在了搬迁的范围之内。
吴伟英:“按照石龙镇人民政府的要求,我们到年底前就要把这块地返还给他们,所以我们这个月就停产了,然后开始搬迁。”
吴伟英告诉记者,西斯尔公司将整体搬迁到广州的一个工业园区,从搬迁到再投产,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,在厂区记者看到,拆卸装箱的设备已经堆放在了厂区的路上。
吴伟英:“这肯定是不愿意的,我们家在这里,那更加是希望能够留在这里,所以我们其实要搬走也是很无奈。”
同大多数员工一样,吴伟英在这里工作了8年,家也安在石龙镇,现在面临搬迁,她感到非常无奈,在东莞,像西斯尔这样的企业,近几年从石龙镇陆续搬迁出去的就有60来家。
东莞市石龙镇委员会书记冼周恩:“好企业,这个产业,如果它有利润,对当地环境没什么破坏,我还是不想它走。”
冼周恩:“服装厂基本上,90%已经转完了,建材,基本上也转完了,五金电镀,这些产业,工艺,塑料制品这方面基本上全转了。”
冼周恩告诉记者,石龙镇是东莞市土地资源最少的一个镇,面积仅13.83平方公里,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,目前仅剩下3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,同珠三角的其他地方一样,由于工资、地价、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,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,不仅产业附加值很低,而且大量外来人口集聚,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带来很大影响,为了让有限的土地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,早在10年前石龙镇就开始了对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转移。
冼周恩:“我们可以说经过三次的产业调整,从80年代初,进行了一个原来以做服装为主,后来经过90年代、80年代的几次产业调整,就只剩下几家了。”
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,石龙镇仅仅只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,被称为“世界工厂”的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,也正在经历着产业转移的阵痛,在经过20年多年的高速发展后,一方面土地、资源、能源的紧张,已经使这一区域的企业没有了发展的空间,而外来的优质企业更无法进入,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,另一方面,近几年劳动力成本上升、原材料价格上涨,人民币升值、出口退税下调等等,使得不少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纷纷破产倒闭,仅东莞今年就有300多家企业倒闭或迁离东莞。
其实,珠三角面临的这场产业大转移,广东省政府早在十几年前就预见到了,1995年,他们提出逐渐将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、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和加工企业,向土地、劳动力充足的珠三角周边地区和外省转移,这部分企业90%左右都是注册资本100万到300万元的港资台资企业,主要集中在五金、玩具、服装、制鞋、塑胶等行业,但大量中小企业集体外迁,会不会打乱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链?企业人走楼空,留下的经济空白如何填补利用?再来看看石龙镇的变化。
冼周恩:“一个企业转出去,如果这个空间能够腾出来,也就说的腾笼换鸟,换了个好鸟回来,我觉得有计划的调整比没有计划的调整要好得多。”
冼周恩告诉记者,按照广东省政府提出的“腾笼换鸟”的决策,就是把珠三角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粤东、粤西和粤北,腾出空间来,再引进投资规模大、产业关联度高的高端技术产业,把珠三角重新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基地,石龙镇对全镇的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布局。
冼周恩:“一个是高新技术产业,以我这个产业定位,形成产业链的,第二个,服务业,尤其是工业服务业。”
石龙镇是珠三角地区最早进行产业转移的镇,经过几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,现在以电子数码、食品医药为支柱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,“寸土寸金”的土地发挥出了极大的经济效益,仅2007年,石龙镇就完成了近40个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,工业总产值达到120多亿元,创造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,生产总值近4亿元的经济奇迹。
记者:“把资源消耗大、附加值低,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转移出去,将一些优质环保的企业转移进来,这是珠三角地区普遍实行的腾笼换鸟的做法,而对于一些属于转移的范围可以就地进行改造的企业,石龙镇的具体做法是,对这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,或者产业转型,把这些企业打造成优质环保的企业。”
广东省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炽德:“这个废气来到这里就是400多度,燃烧后,温度达到600多度,把这个热量送回炉里面,第一次利用,我们把这个耗能减低了30%。”
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,是三年前韶关乐昌市,主要为承接东莞东坑镇的产业转移而规划建设的,总规划面积1.35万亩,工业园第一期土地已经开发近1000亩。
在韶关有一个专门为转移来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,它被企业称为保姆,就是韶关市浈江行政服务中心,另外为能满足今后转移来的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,浈江区建立了4个有规模的人才培训基地,一方面为珠三角的企业培养技术工人,同时专门为转移来的企业组织定向培养。
泽龙线缆公司以生产漆包线为主,是一家高污染、高耗能的企业,五年前,在石龙镇政府的要求下,泽龙线缆公司进行了产业转型和升级,淘汰传统的产品,生产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品,并进行技术改造,将过去排放到空中的有害气体,转变成热能,回收利用,不仅满足了企业用电的需求,而且还将多余的热能输送到工业园区的其它企业,实现了整个园区的循环利用,仅这一项,泽龙线多万元,同时,泽龙线缆公司还充分利用楼顶,种植蔬菜,既改善了环境,又可以满足员工的吃菜需求。
冼周恩:“现在我们要建立五个服务中心,就是石龙跟其他周边镇区,形成一个互补,为他们提供一个服务,信息服务,技术服务,商贸服务,交通服务,乡镇医疗卫生服务。”
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同步进行,腾笼换鸟,让珠三角又找到了新的经济起跳点,不过,那些被置换出去的企业,它们为珠三角腾出了土地和厂方,自己又何去何从?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办公室主任沈志军:“现在我们看到这个规划图,是我们东坑的产业转移园,我们现在正在按这个规划逐步地推进,现在首期已经开发了90%。”
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,是三年前韶关乐昌市,主要为承接东莞东坑镇的产业转移而规划建设的,总规划面积1.35万亩,现在我们看到,工业园第一期土地已经开发近1000亩,而第一家从深圳搬迁来的企业,泰邦重型机械制造公司已经投产。
泰邦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曙光:“我们对这个地方就是非常满意,一个电比较稳定,一个队伍稳定,现在(工人)基本上都是本地的,运输各方面条件也是很便利,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其它的约束我们的因素了。”
夏曙光告诉记者,企业原来在深圳的厂房十分拥挤,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,电力紧张的时候,一个星期只能开工三天到四天,工人队伍也不稳定,一到春节,纷纷回家,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由于乐昌过去是广东省的老工业基地,产业工人基础很好,因此泰邦公司的员工90%来自当地的国有企业,不仅仅稳定了企业的生产,也促使许多外流的产业工人回乡就业。
泰邦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工人任伟:“家在这里的话,水电、房租各个方面都很节省,我在深圳做工的话,水电、房租一年要交四五千块钱的,这样对于我来讲是有好处的。”
记者:“与泰邦重型机械公司不同,圣大公司,更看重的是乐昌丰富的林业资源,这家以木业生产为主的企业,去年底才与乐昌签订了产业转移的协议,现在我们看到,新的厂房已经建立起来。”
圣大集团乐昌圣大木业有限公司付厂长梁亮友:“他们有8万亩的资源,一亩地,能够产出次小新材,应该就是3吨,有十来吨材料给我们使用。”
圣大集团公司是从海南转移过来的企业,厂房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建成使用,产业转移工业园办公室主任沈志军告诉记者,现在园区已经有5家转移来的企业,总投资达1.3个亿,今年底有4家可以投产。
沈志军:“行政事业费收费,属于地方这一块,全部是零收费,全部减免,有些服务性的收费,我们是减半,或者是减免,所以基本上来这里投资的,他们花钱比较少的。”
沈志军告诉记者,凡是转移进入园区的企业,每吨水费比园区外便宜一半的价钱,同时每度电的附加费全免。
韶关地处粤北,经济并不发达,但对从珠三角转移过来的企业,还是给予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和优惠,不过,记者了解到,尽管如此,真正落户产业园区的企业并不是很多,2005年,广东省批准在韶关建立3个省级产业园,能容纳300多家转移企业,3年过去,这些产业园接纳企业总共才十几个,韶关的成本和劳动力优势,对企业很有吸引力,那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产业转移?有什么办法能让产业转移真正形成规模?
冼周恩:“我们开始招商引资的时候,轰轰烈烈,也引进了不少企业,140多家企业去参观过,而且签的合同有四亿六千万人民币的投资,但是当地条件在我们园区内,从电力,交通,供水的方面,满足一家企业都比较困难。”
三年前,东莞石龙镇与韶关始兴县双方合作,建立了广东省第一家省级产业转移园,由韶关负责土地及其产业园的建设,东莞石龙镇负责转移企业和招商引资,园区建成后,税收五五分成,然而,双方签订协议一年后,石龙镇带着想转移的企业去产业园,企业都打退堂鼓了。
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办公室主任沈志军:“由于资金投入不足,比如说平整土地,三通一平,通水、通电、通路,你这个跟不上,人家外商来,你带人家看的就是一个荒山在那里,那谁来投资,肯定不会来。”
韶关市浈江区委员会政协副主席周耀成:“现在目前来说还是资金是一个问题,因为我们区煤矿退出以后资金也是压力比较大。”
周耀成告诉记者,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6000亩的建设资金需要5个亿左右,目前政府也仅仅筹集了1亿多资金。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办公室主任沈志军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:
沈志军:“达到三通一平,可以开工的土地,每平整一亩,起码要将近4万块钱,我们预计要平整土地3500亩,三通一平要搞好,要5亿多,5.3个亿。”
按照现在乐昌市的财政能力,每年只能拿出2000万元来投资园区建设,也就是说,光靠地方财力,这个产业园区要20年才能建成。另外沈志军认为,制约产业园建设的另一个原因是土地使用的审批政策,按照国家的规定,有项目配套才能够取得土地的使用权,由于产业转移园不是只转移某一家企业,而是转移一个产业集群,如果按照每个项目签定协议以后再来建设园区,对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也是很不利的。
沈志军:“我们现在一个是希望省政府对它扶持,第二个我们也准备改变一点发展的模式,园区的工业用地开发的资金不够,就用商业用地那个滚动发展那个资金来补。”
怎么样将产业园建好,早日让转移的企业进入?韶关浈江区政府意识到只有筑好巢,才能引来凤,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,他们采取的办法是,向金融机构贷款,同时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建设,全方位打造中山三角(浈江)产业转移工业园。
韶关市浈江区区长李继光:“我们所站的位置,这条是省道28线公里左右,目前,为了解决园区的道路的问题,我们在这里修一个高架桥进去,在今年年底全线竣工通车。”
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,过去是煤矿的一片废弃地,2005年广东省批准,由韶关市浈江区与中山市的三角镇共同打造产业转移园,浈江区将这片废弃的土地利用起来,规划打造一个6000亩的产业转移园区,现在园区已经投资了一亿多元人民币,正在进行三通一平。
李继光:“现在我们产业园前期已经引进了,签了协议的12家,总共投资是26个亿,目前年底有6家即将开工建设。”
韶关市中机重工锻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明柯:“从市政府、区政府一直到工业园区,他们能办到的,就是不用我们来做。”
记者:“在来到韶关的时候,我们就听说,这里有一个专门为转移来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,它被企业称为保姆,就是韶关市浈江行政服务中心,也就是说,到这个地方来投资的企业,要办理任何手续,一般遇到问题,都通过这个保姆来解决。”
韶关浈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叶丽芬:“我们是提供一个全程的服务,工商啊,税务啊,环保啊,国土啊,规划啊,经贸,外经,所有这些证照都是我们这里统一办的。”
今天吕明柯要去为企业办理规划备案手续,行政服务中心专门派工作人员肖国兵陪同他前往韶关市规划局,吕明柯告诉记者,企业的手续,全部都是由这里的工作人员陪同办理的,让对韶关不熟悉的他,感到很省心,另外,为了能够满足今后转移来的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,浈江区建立了4个有规模的人才培训基地,一方面为珠三角的企业培养技术工人,同时专门为转移来的企业组织定向培养。
韶关市浈江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何光湘:“来我校参加浈江产业园签字仪式的有五家公司,首先,让我们代表学校,代表全体师生员工,对他们的到来,表示热烈的欢迎。”
李继光:“目前,我们政府引导促成技校跟企业合作,定向培训,提高劳动力的技能,也解决企业的就业的问题和招工难的问题。”
记者在广东调查时了解到,目前广东省政府也意识到产业园建设的困难,决定未来五年时间内,投入500亿元,用于鼓励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粤北山区、东西两翼地区转移,同时,决定从今年起到2012年,设立省财政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,每年安排15亿元,通过竞标方式择优扶持欠发达地区3个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建设,浈江区区长李继光在不太轻松的产业园筹资中看到了希望。
李继光:“每个产业园区可以拿到省里面5个亿的扶持建设资金,那么,如果竞标成功,也从此解决了资金的困难问题。”
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珠三角、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,现在都纷纷步入了腾笼换鸟的阶段,附加值低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,大批迁往经济欠发达地区。如果说,二十年多年前的那次产业转移,很多地方还报着“捡到篮子里都是菜”的念头,那么,新一轮产业转移当中,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种理性和客观。例如作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首选地的江西省赣州市,就信心十足地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“第一城”。它凭借的是自己铜、合金资源丰富、工业基础好的特点。
广西作为与东盟连接的桥头堡,在这轮产业转移承接中似乎也获益匪浅,其中具有综合优势的加工贸易类产业转移受到政府支持和鼓励,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这类产业转移的信贷支持。
海口市为了建设成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,从2009年起,将由政府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项资金,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,对企业免征购置新建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。
四川省针对产业转移对接也出台了许多突破性政策,其中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鼓励类产业转移重大项目,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,以贴息、专项资金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。
我们都知道“珠三角制造”一直都是“中国制造”的代名词,说得好听一点是外向型经济,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为跨国公司打工。随着原材料、人力成本的上升,随着人民币升值、出口萎缩,大批中小企业纷纷倒闭。以前那种拼低成本和低劳动力价格的模式不灵了,“珠三角”必须要完成自己的蜕变。要想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,广东找到了一条有效的渠道,那就是产业转移,这种转移看起来似乎简单,但背后却是全省经济结构的重新布局,让企业到有需求的地方去、让这些地方的优势转化为崭新的动力,广东的经验既是一种艰难的探索,也是一种有益的示范。
通过这种探索,“珠三角制造”或许可以找到一条通过重新规划区域发展、升级产业链、提高技术含量来提升竞争力的路子。通过不断反思、创新和自我改造,也许“珠三角制造”可以率先完成的转型,能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。(主编:周人杰记者:曾晓琳摄像:毛云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