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旷的火箭发射场中,有人拿着喷火枪,不断“烘烤”一块板材,但无论怎么烧,那块板材也未见任何损伤……
这是一段在国外很火的短视频。视频中的板材是运载火箭的材料,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称赞质量过硬,特别是耐热性让人惊叹。
“我很想去留言,这块板材的纤维棉是我们生产的。”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再升科技)副总裁杨金明一边看着视频一边自豪地说。
再升科技是一家生产超细纤维的新材料公司,其玻璃纤维空气过滤纸产销量位居全国首位。只是,它的产品以前都用在“地上”,如工业级空调、汽车滤网等,究竟是何时飞向了天空?
彼时,再升科技刚刚完成上市,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,并向这位院士抛出“橄榄枝”。
俞建勇不仅给再升科技带来技术指导,还带来了一个重要信息——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中国商飞)牵头的国产大飞机研制项目中,“飞机棉”研制进展非常缓慢。
“飞机棉”,是用在飞机客舱夹层中的一种特殊玻璃纤维棉毡,要承担隔热隔音等功能。此前,全球范围内只有两家外国企业能够生产。
俞建勇认为,再升科技在纤维材料方面有很强的技术积累,为何不向中国商飞主动请缨,助力国产大飞机突破“飞机棉”这一难题?
国产大飞机作为大国重器,集中了大量高精尖人才、团队、技术,更不乏一些“国家队”企业参与其中。如此强大的阵容尚无法攻克“飞机棉”,作为民企的再升科技能不能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?
杨金明说,参与国产大飞机研制,是一个提升自身技术实力,开辟新赛道、研制新产品的绝佳契机,哪怕最后失败了,也要去尝试。
2016年,再升科技向中国商飞“毛遂自荐”,希望参与到国产大飞机“飞机棉”的研制中。
最初,中国商飞有些犹豫,毕竟再升科技虽然是“隐形冠军”,却有些名不见经传。但有权威专家的力荐,以及国产“飞机棉”缓慢的进展,最终让中国商飞决定,给这家重庆民企一个机会。
正常而言,制作、研发一个产品,往往会有个大致的参数指标,企业需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具体落实。
但“飞机棉”不仅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样本,连用什么设备,甚至最后的产品要达到怎样的程度,都没有准确的标准。
如果把“飞机棉”比作一座高楼大厦,那再升科技就是一个手里没有效果图、施工图、材料表的项目经理,这楼到底该怎么修,全部要自己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生产“飞机棉”必须要有产线,但线上需要哪些设备,哪个环节该用什么工艺,无人知晓,再升科技只能凭以前的经验去购买设备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,再升科技发现此前买的设备一个都用不上,只有全部淘汰掉。
“这批设备价值超过千万元,这些投入也只能全部‘打水漂’。”杨金明说,这些困难都没有让再升科技退缩,反而让公司横下一条心,必须拿下这块“飞机棉”。
一方面,他们与中国商飞一起,探索建立一套“飞机棉”的理论基础,不断优化、完善其参数标准,也就是先搞出一张“设计图”。
杨金明说,随着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,他们发现“飞机棉”的难度远超想象。如果说自己以前做的纤维材料是一颗乒乓球,那“飞机棉”就像是做圆珠笔芯,难度和工艺可见一斑。
另一方面,再升科技自行设计产线、设备,并随时根据理论的更新,不断调整技术和设备的运用。
比如,“飞机棉”需要兼具轻和隔音隔热,还必须防水,而这些指标怎么看都是“矛盾”的,但这也恰好是核心技术,只要攻克了它,“飞机棉”也就基本拿下了。
为了在这些“矛盾”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,再升科技除了日常科研攻关外,还投资千万元,设立国内首个由中国商飞认定的航空级声学实验室。
经过数年不懈努力,2019年,再升科技自主研发的超细、轻质、柔性、隔热、隔音的“飞机棉”,终于取得成功。因为产线与技术同步搭建,其产品很快实现量产。
2020年,再升科技“飞机棉”通过中国商飞审核,进入供货名单;次年,第一批“飞机棉”产品交付配套到首架C919上,再升科技也与中国商飞签下“飞机棉”常年配套协议。
2023年5月28日10点32分,国产大飞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,开启了它在全球的首次商业载客飞行,再升科技的“飞机棉”也正式翱翔在蓝天中。
杨金明说,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之一,就是加强科技创新,特别是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,“飞机棉”的成功也正是如此。如今,再升科技已成为国内唯一、全球第3家能够批量生产“飞机棉”的企业,实现了“飞机棉”国产化配套。
“通过研制‘飞机棉’,我们不仅开辟了新赛道,还掌握了更多、更强的绿色、低碳新材料制作技术。”杨金明说,这种隔音、隔热性能优异的产品还可以用在高铁、船舶等制造领域。
因为成功研制出“飞机棉”,再升科技一战成名,很多企业慕名而来,希望寻求合作,其中不乏国外的知名企业,包括美国的航空航天企业与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。
“航空航天企业用了我们的纤维材料,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是其空调系统用了我们的纤维过滤网。”杨金明说,这两家全球知名公司选择与再升科技合作,侧面也说明公司的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,有资格与国外同类产品一较高低。
杨金明表示,未来,再升科技会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自身持续发展的关键,加大在科技创新、技术研发上的投入,争取在更多领域实现“不可替代”性。